新中国建立初期,在云南边疆地区,活跃着一支为人民服务的队伍——云南民族工作队。至今,他们高度的纪律性、一心为民的情怀依旧在边疆民族地区广为传诵。
图1:民族工作队员为群众接种牛痘
云南解放初期,为全面开展边疆民族工作,密切党和政府与各族人民的联系,1950年,在云南省委第一次少数民族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作出向边疆民族地区派驻民族工作队的决定,以打开民族地区的工作局面。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从1952年5月起,云南省委、省政府先后从云南民族学院、省级机关、西南防疫队等抽调部分学生和干部,加上各地委抽调的人员,共同组成了民族第一工作队、第二工作队、第三工作队,奔赴德宏、保山、西双版纳、红河、临沧等边境民族地区。同时,驻云南边防的各部队也相继组建了各自的民族工作队到边境一线开展工作。
民族工作队到边疆后,以帮助发展生产为中心,开展以“做好事、交朋友”为基本形式的民族工作。省委对民族工作队提出了严格的纪律要求:一是每个工作队员都要树立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二是每个工作队员都要树立全心全意为边疆各族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三是人人都要踏踏实实地工作;四是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五是每个人都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用铁的纪律要求自己。省委还特别强调,一个人出问题不仅是个人的得失,而且会影响到民族工作队的全体成员,影响到党在民族地区的形象。
工作队员们严格遵守省委的纪律要求,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有一次,一个工作队在行进途中到达宿营地做饭时,发现炊具中多了一把锅铲,检查后发现是头天晚上向当地老乡借来忘记归还了。队领导得知后,批评了违反纪律的同志,司务长不顾路途遥远又原路返回归还锅铲。工作队员下到乡村后,用铁的纪律要求自己,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有些当地的傣族和景颇族队员,甚至连自己亲戚请吃饭都加以谢绝,向少数民族群众展示了与旧官僚完全不同的崭新的革命形象,得到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爱戴和尊重。
铁的纪律凝聚了民族工作队铁一般的革命意志。面对国民党残军在边境上的不时骚扰、历史上反动统治遗留下的民族隔阂、边境地区极度匮乏的物质条件,加上语言不通、风俗各异、习惯不同,工作队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遇到巨大困难和挑战。工作队员始终把到边疆民族地区工作视为无上光荣的任务,不畏艰难、不计得失、不怕委屈,保持饱满的革命热情,满怀信心为人民服务。
铁的纪律锻造了民族工作队铁一般的工作作风。他们深入到边疆的最基层,以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群众薅秧、舂米、砍柴、修房子、挑水,教给群众一些农业生产技术。他们走村串寨,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送药治病、发放口粮、调运籽种,以实际行动感化和影响群众,使党的政策在边疆民族地区落地开花。少数民族群众由衷赞叹:“盐巴不吃不得,工作队不有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