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建经济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18-01-12作者:来源: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17年)

 

 

 

 

 

年十一月



 

福建经济学校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福建经济学校原名福建供销学校,创办于1965年,1995年更名为福建经济学校,是一所以财经商贸类专业为主、工科艺术类专业兼顾发展的省属公办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地处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拥有梅亭和施埔两个校区,分别位于鼓楼区的金牛山下和仓山区的长安山麓,交通便利,人文繁华。总占地130多亩,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馆藏图书丰富,文化氛围浓厚,信息化建设完善, 职教特色鲜明。

学校开办33个中高职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物流、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为全国中职改革发展与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及应用、市场营销、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汽车运营与维修等5个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校内建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财经、商贸、旅游、汽车工程、装潢、音乐舞蹈、电子商务等8个专业实训基地。学校被教育厅确定为“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信息技术类竞赛基地”,参与组建全省4大职教集团,与80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紧贴市场需要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

五十二年的发展历史辉煌。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福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2015年成为福建省唯一一所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的中职学校;2016年荣获“5A平安校园”、“福建省安全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一级达标学校”荣誉称号;2017年11月荣膺“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1.2学生情况

目前福建经济学校学生在校学生5732人,其中中职4860人,占比84.79%,五年制高职872人,占比15.21%。2017年招生录取2765人,其中中职2460人,五年制高职305人,较去年略有提升。

1-2-1  2017年学校学生总体情况

在校学生总数

年度招生数

中职

高职

中职

高职

2017年

2016年

2017年

2016年

2017年

2016年

2017年

2016年

4860

3975

872

943

2460

2093

305

229

2017年福建经济学校毕业生总数 1155人,其中中职毕业生806人,五年制高职毕业生 349人,社会培训学生数 3612人。

1-2-2  2017年学校学生毕业生总体情况

当年毕业生数(名)

社会培训学生数

中职

高职

2017年

2016年

2017年

2016年

2017年

2016年

806

804

349

344

3612

2307

 随着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学生巩固率相应提高,2016年巩固率为77.17 %,2017年巩固率为87.64 %。

1-2-3  两年巩固率比较

年份

流生数(名)

巩固率(%)

2016

408

77.17%

2017

708

87.64%

 

1.3教师队伍

截止2017年6月,学校共有专兼职教师294人,其中专任教师242人,兼职教师52人,按在校生5732人计算生师比是19.5:1。专任教师中基础课教师93人,专业课教师149人(含实训指导教师27人),专任教师学历均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研究生以上学历(含在读)教师达66人,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125名,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比是83.9%;中级职称98人,高级职称63人,中级职称教师比例达67.3%,高级职称教师比例28.9%以上,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为21.48%。

1-3-1 学校教师学历统计表

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学历情况

2017年

2016年

2017年

2016年

本科

硕士

本科

硕士

242

233

177

65

169

64

 

1-3-2 学校教师职称统计表

兼职教师数

专任教师职称情况

2017年

2016年

2017年

2016年

中级

以下

中级

高级

以上

中级

以下

中级

高级以上

52

48

77

98

63

90

78

65

 

1-3-3 学校“双师型”教师统计表

专任教师技能等级情况

“双师型”教师比例

中级以下

中级

高级及以上

当年数

上年数

73

43

9

125

102

1.4设施设备

我校上一年度校内实训室共计84间,设备总值达1943.16万元,按在校3432人(不含顶岗实习学生),生均设备为5167元;今年有实训室共计84间,设备总值达2565.45万元,按在校生4444人(不含顶岗实习学生),生均设备值为5772.84元。

上一年度实训工位数2706位,今年实训工位2926位,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0.66位。

学校藏书总量为128678册。总量构成为:旧编《人大法》图书为18847册,《中图法》分编图书为101901册,期刊合订本为7930册。按今年学生人数4444人(不含顶岗实习学生)计算,现有我馆生均纸质图书数量28.96册。上一年度我馆纸质图书藏书总量为126607册,按学生人数4918计算,我馆生均纸质图书为25.74册。今年度与上一年度对比,藏书总量增加了2071册,生均纸质图书增加3.22册。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初步建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艺术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社会实践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师、企业、家长、学生”参与多元评价体系。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校学习、参加各种活动,由教师评价;企业实践由企业评价;尊敬长辈、家务劳动等行为习惯表现,由家长评价;学生对自己成长作自我评价。综合确定考核成绩。强化素质教育,突出“通用技能、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三项技能训练,将三项技能列入教学计划,融入课堂教学。积极开展社团、素质拓展、实践教学等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技能竞赛水平,2016年、2017年学校获得福建省职业院校(中职组)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

2-1-1 学生素质各项指标

学生素质各项指标

文化课

合格率(%)

专业技能

合格率(%)

体质测评

合格率(%)

毕业率(%)

2016

89.1

90

69.7

88.9

2017

89.7

90.8

68.7

89.6

 

2-1-2  2016-2017年学生技能竞赛获奖统计

获奖级别

一等奖

获奖人次

二等奖

获奖人次

三等奖

获奖人次

获奖总人次

年份

2016

2017

2016

2017

2016

2017

2016

2017

国家级

1

1

1

5

10

8

12

14

省级

9

8

7

20

1

2

19

30

地市级

18

23

6

15

10

13

34

51

2.2在校体验

学校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与服务管理,让学生在校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改变教学方式与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技能操作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为此,我们开展对学生学习满意度的抽查测试,学生总体上对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实习实训还是比较满意的。

2-2-1 学生学习满意度测评表

学习满意度测评指标

理论学习满意度(%)

专业学习满意度(%)

实习实训满意度(%)

2016

93.4

94.8

92.9

2017

93.7

95.1

92.3.

学校以学生为关注焦点,每年面向学校学生开展满意度调查,并召开研讨会、反馈会,不断改进教学和管理工作。

2-2-2 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测评表

学习满意度测评指标

校园文化与社团满意度(%)

生活满意度(%)

校园安全满意度(%)

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

2016

95.32

92.08

97.5

96.85

2017

95.41

92.04

97.5

96.92

2.3资助情况

学校在认真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上,着力围绕学校改革和发展,积极推进资助工作健康有序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国家免学费为主,国家助学金、校内奖学金、校内济困助学金、勤工俭学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根据国家政策,我校对现有在校生5732人(含五年专)全部实行国家免学费政策,2017年秋季共有248名学生申请国家助学金,所有国家助学金均通过中职学生资助卡发放给受助学生。

2017年学校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机构,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配备了专职资助工作人员,设有专门的资助管理办公室、接待室、档案室,先后制定各项资助管理制度办法,对学生资助工作进行了归口管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校于2017年5月被评为资助标准化建设达标单位。通过资助标准化建设,我校加强了学生资助管理制度建设,增强了各项资助业务水平,完善了资助机构建制,从而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准化水平。

2.4就业质量

2017届毕业生总计1155人,就业率达90.13%,其中继续升学占49.50%,相比去年升学率增加11.05%。就业率及对口率较高的专业数据有——建筑类专业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100%;文化艺术类的专业就业率86.67%,对口就业率达到89.42%;旅游服务类的专业就业率83.33%,对口就业率达到85%;财经商贸类的专业就业率96.92,对口就业率达到80.42%;信息技术类的专业对口就业率86.52,就业率达到70.90%;公共管理与服务类的专业就业率78.57%,对口就业率达66.67%。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平均工资达到2591元。

2.5职业发展

2.5.1.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信息化手段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现代化,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技术保障。在仿照企业工作场景的基础上,借助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真实职业场景,同时加强学校课程资源建设,早在2016年学校已将所有的课程教学资源上传至学校的课程资源平台上供师生自主学习,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学生课堂学习能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掌握职业技能,课后能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进行学习,提升职业基本素养。并从原来偏重理论知识教学向着重动手能力培养和促进就业、创业为导向的转变,重点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

2.5.2.推行“166”教学改革,有助于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提升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六成实践课程设置以调研为前提,突出对应岗位的专业技能培养课程,整合精选重建课程体系,使课程结构更具均衡性和选择性;通过调整课程内容、精选教材、合理处理教材内容,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行业企业岗位标准要求的联系,变知识理论教学为行动导向教学;设定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既能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心理,又有助于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提升。

2.5.3.创设专业岗位课程,提高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

学校根据办学定位,主动适应福建区域产业、行业发展需求,在做好人才需求调研分析基础上,结合办学基础和优势,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原则进行专业动态调整,适应各种行业和职位内涵的不断变化,优化和调整课程体系,更新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

2.5.4.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引入企业项目服务学生创业,成立创业交流中心,打造360学生自主创业平台和安捷达电子商务创业平台,建立和优化基础的运行机制,鼓励学生在基地创业,组织创业孵化基地内的创业人员参加创业培训。同时,校内经营的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校园咖啡屋”、物流专业“校园快递服务中心”、营销专业“校园淘宝街”等几家学生“创业公司”。通过项目驱动、工学结合、学习就业一体化等方式,将充分利用校企联合搭建的实践教育环境,打破原有工厂实习缺乏教育性、学校学习缺乏实践性的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瓶颈,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创业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3.1.1.构建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体系

学校在“做大做强主干专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领域专业,适度发展农工科专业”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下,形成了涵盖财经、商贸、信息技术、旅游、艺术设计、汽车工程等在内的33个专业。根据福建省“十三五”规划中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伴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学校服务于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办学特征鲜明。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福建省产业调整规划,发展汽车、电子信息等国民经济新增长点专业。学校信息技术类在校生逐年增加,2017年拥有37个行政教学班,1441名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5%,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拥有在校生506名,约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0%,在国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的指向下,学校艺术设计类和音乐舞蹈幼教类专业也得到发展。

3.1.2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根据市场、企业需求变化,建立起专业建设的动态调整机制,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逐年采取“调整翻新”、“削枝强干”和“淘汰增设”等方式,改造长线专业、拓宽短线专业,形成以主干专业带专业群发展的机制。2016年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开始招生,2017年申办保险事务,另外信息技术类新增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VR方向)。同时淘汰了商务日语专业,调整了园林绿化专业,研讨论证2018年将申报西餐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大数据采集与应用和休闲体育与健康管理四个新专业。

3.1.3根据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各专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企业用人需求,在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上紧紧跟上产业、行业发展步伐,建立起对接产业、企业、岗位的专业建设机制,各专业形成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如:会计专业的中小微企业的会计出纳、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计算机硬件维修和数字媒体、市场营销专业初级营销员、导购员,音乐舞蹈专业的幼师等,为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作出新贡献。

3.1.4建立校企共同建设专业的专业发展机制

2008年以来,学校相继成立了8个由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进行专业建设的研讨、论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各专业市场深度调研,建立常态化的信息分析机制,并积极组织企业、行业专家、用人单位有关人员、毕业生、在校生等不同层面的座谈会,每个专业申报前均做严格的专业调研和论证,并形成了专业调研报告。

学校专业设置进行多次的调整后,学校专业发展呈现出主次分明、内容新颖、紧贴市场、适度超前的特点,使专业设置进一步适应了市场发展的需求。并且具备了随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的能力。

3-1-1 2016年和2017年学校招生专业一览表

序号

录取专业

2017年招生专业

2016年招生专业

备注

1

计算机应用

全国示范专业、省级示范骨干专业

2

数码产品与维修

现代学徒制专业

3

计算机网络技术

 

4

电子商务

 

5

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

 

6

商务英语

 

7

物流服务与管理

全国示范专业

8

商品经营(医药方向)

 

9

市场营销

省级示范骨干专业

10

会计电算化

全国示范专业、省级示范骨干专业

11

金融事务

 

12

音乐

 

13

舞蹈表演

 

14

航空服务

 

序号

录取专业

2017年招生专业

2016年招生专业

备注

15

旅游服务与管理

省级重点专业

16

高星级饭店经营与管理

全国示范专业

17

计算机平面设计

 

18

建筑施工

 

19

工程造价

 

20

工艺美术

 

21

美容美体

 

22

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

与福建省烹饪学校合作

23

汽车运用与维修

省级重点专业

24

物联网技术应用

新增专业

25

国际商务(报关与国际货运方向)

 

26

园林绿化

新增专业

27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28

美发与形象设计

 

 

29

工程测量

 

 

30

保险事务、汽车美容与装潢

招生未成班

 

 

31

艺术设计(五年专)

 

与福建艺术职业学院联办

32

音乐表演(五年专)

 

与福建艺术职业学院联办

33

舞蹈表演(五年专)

 

与福建艺术职业学院联办

34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五年专)

 

与宁德职业技术学院联办

35

汽车营销与服务(五年专)

 

 

与宁德职业技术学院联办

36

主持与播音(五年专)

 

与福建艺术职业学院联办

37

医疗美容技术(五年专)

 

与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联办

38

药品经营与管理(五年专)

与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联办

39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五年专)

与宁德职业技术学院联办

40

园林技术(五年专)

与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办

合计

30

37

 

 

3.2教育教学改革

3.2.1教师教科研能力

学校积极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战略,以科研促进教师的成长,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引领学校的发展,丰富专业内涵,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校发展,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3-2-1 课题研究(结题)一览表

年度

国家级课题

省级课题

校级课题

2016

0

2

9

2017

0

5

2

3-2-2 论文获奖与发表一览表

年度

校内《教与学》论文汇编

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2016

109

29

2017

100

26

1表3-2-3 教学资源建设一览表

年度

校内精品课程

省级精品课程

网络课程

2016

2

0

4

2017

1

2

6

3.2.2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利用学校参与的7个行业协会、5大职教集团,分别与计算机公司、物流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酒店等83家企业紧密合作,积极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会计电算化形成了“岗位主导、因能分层”,计算机应用形成了“两平台、三环节、四结合”,物流服务与管理“二阶段准员工”,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形成了“服务管理渐进、全程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等。颇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有效地促进了中初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015年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计算机数码产品维修专业与北京奇立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盈创信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创建360自主创业平台IT服务共建项目,并成为福建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金融事务专业(金融服务外包方向)与银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共育的订单班,相对比较有特色。2017年5月市场营销专业与福建医美有限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获得省级试点项目立项。

3.2.3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以真实服务项目为载体”的课程体系建设如代理记账、计算机多媒体工作室、校园快递服务中心、咖啡屋等项目。为适应新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发精品课程、校本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资源。参与教育部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其中我校是国家中职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会计电算化专业项目的协作组副组长单位,同时又是《成本会计实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电子商务物流》精品课程资源课题组长单位;计算机应用、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分别参与《网页设计》和《物流客户服务》精品课程建设。近3年学校精品课程建设27门,其中:自建精品课程10门,共享精品课程14门。参与共建共享课程12门,建设教学(实训)大纲26门,教学课件18门。教材和实训实习指导书16门,其中正式出版6门。

3.2.4信息化教学

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我校现有学生用计算机1500多台,教师配备有笔记本电脑,计算机数量满足教育、教学和管理需要;学校教室、实训场所共装备了109套多媒体液晶投影仪;配合双向音视频系统、数字化学习平台、开放式教学视频资源平台充分满足校园的教育管理、教学手段及教学设备的现代化要求;建成了教务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系统、教师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学生综合管理信息管理、招生就业管理、资产管理系统、一卡通综合管理平台、创壹虚拟仿真教学系统、数字化学习平台、开放式视频资源平台等一批系统,初步完成了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实现学校相关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为校领导决策提供支撑。初步构建了“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的智慧校园框架。

3.2.5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现有各专业的实训设备基本达到各专业设置标准要求,能满足基本工艺操作、技能训练要求(实训开出率达95%以上)。各专业的实训设备较为充足,按照分班教学需要,达到每生一个工位的同时,还可以承接社会短期技术培训。学校十分重视实训基地的企业建设,引入了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创造了比较真实的工作场景。实训实习管理制度健全,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同时能最大限度降低实训成本。建立了多个校外实训基地,所提供的实训岗位数量能基本满足各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需要。学校与基地签有较规范的合作协议,实训效果比较好。

3.3 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建立和完善了教师绩效考评办法等相关管理制度。推行了“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教研室主任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双师素质提升计划”、“兼职教师团队建设计划”和分层培养机制。鼓励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高级职称和技师等方面的晋升的进修,加大了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专业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7名教师在职研究生毕业,3名教师成功申报了高级教师,2名教师参加了2017年福建省闽台师资培训,1名教师出国培训, 100多人次参加了各级各类交流培训等,139名教师下企业培训,每年定期举办全校性的教师业务培训。7名教师荣获2017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3-3-1 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3.4 规范管理情况

3.4.1教学管理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化教育管理手段,使教学管理规范化、现代化,监督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保证教学计划的严格执行。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及教学文件,如《考试考核操作规范》、《教学检查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排课调课制度》、《教师业务考核办法》、《听课制度》、《实验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规程》等,让教学过程有章可依加强教风建设、学风建设、考风建设,实行教学检查制度,建立由学生进行评价、同行评价、企业专家评价三维评价体系。

成立教学质量控制组织,拟定短期和中长期的教学质量控制计划,对教案、授课、实验、作业批改、辅导答疑、命题阅卷、教学见习、教学实习、社会调查与实践、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等进行监控。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教学督导、学生考试成绩分析等多种渠道,了解教学工作信息,并将信息整理后反馈给有关单位部门以及相关个人,并提出进一步整改的方案和措施。教学评估与检查活动主要有:教学例会制度、教学督导制度、课程评估、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观摩和评教评学活动等。

3.4.2科研管理

学校十分重视加强教科研管理,出台有关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鼓励教师在职教改革事业中大胆创新、积极求索。职能部门校教育研究室遵循“发掘资源,构筑平台,服务教科研”的指导思想,增强服务意识,力求规范务实高效管理,依托各教研室分阶段有重点推进教科研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平台信息公开,科研机会均等,依规奖励,及时表彰,年度总结推广教科研成果常态化,进一步激发教师教科研热情,营造校园良好的教科研氛围。本学年学校推荐结题省级课题5个,已立项处于研究期省级课题7个,基本完成省职教学会课题3个,研究结题校级课题2个;教师发表CN论文26篇,学校教育教学论文集《教与学》汇编论文100篇;教师参加省级及以上信息化教学大赛、三优联评等教学类竞赛获奖11项。

3-4-1 2015-2016学年学校科研成果一览表

年度

结题省级课题

已立项处于研究期省级课题

省职教学会课题

研究结题校级课题

教师发表CN论文

学校教育教学论文集《教与学》

教师参加省级及以上信息化教学大赛、三优联评等竞赛获奖

2016

2

7

3

9

47

109

9

2017

5

9

1

2

26

100

11

3.4.3管理队伍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老、中、青梯次结构合理的管理队伍,加强管理队伍的学习、培训与考核管理,经常派出管理干部参加各种层次与形式的提升培训与交流学习,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树立学校品牌形象,不断提升管理工作水平。

3.5 德育工作情况

实行德育工作全员抓、全方位抓,形成德育工作齐抓共管的格局;学校抓组织机构建设,抓队伍建设,抓载体建设;保证德育工作“四到位”即领导到位、制度建设到位、宣传阵地到位、德育工作网络建设到位。创造性地提出班主任工作“三基”要求,即“抓基层,夯实工作基础,履行基本职责”的工作理念。学校实行学生德育量化考核。

德育课坚持“以知识学习为抓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养成教育为目标”,学校根据国规开展了4门德育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和1门选修课《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每学期结合平时测评和通过期末考试,学生最终都能取得合格成绩,成效良好。

3.6党建情况

本学年,学校党委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牢牢把握“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重要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党建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良好的政治保证。

3.6.1.加强思想建设,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学校党委全力抓好党员干部常态化学习教育工作,通过中心组学习会、党支部学习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学习研讨会、离退休党员专题学习日等形式,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通俗理论读物《全面从严治党面对面》、“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以及上级党委重要会议、文件等。有效利用“新福建”、“党员e家”、“党建微课”等网络平台,组织党员干部参加《习近平用典》诵读、“党建微课”学习培训、“党章党规伴我行”网络答题、“读好文•做好人”道德讲堂等活动。充分运用校园网、党支部QQ群、“经校党办”微信平台、特制主题展板等宣传阵地,不断强化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筑牢了全体党员的“四种意识”和“四个自信”。

3.6.2.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学校党委通过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发展党员工作,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基础性工作,有力推动了党的组织建设,在学校各项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出政治核心作用。

1)认真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和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领导班子成员自觉参加民主生活会,并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党日活动,有5人次党委委员在《党章》学习班讲授了不同主题的党课。在各党支部学习《准则》《条例》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学习廖俊波,争做合格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上,党员们能结合学习心得和工作岗位进行积极讨论,并落实到“亮岗履职”活动中。

2)2016年下半年,校党委选派1名校级领导和2名中层党员干部参加省直党校培训班学习,2位党务干部参加福建省中职党建工作研究会2016年年会。今年3月份,各党支部集中开展了换届选举工作,新一届党支部书记参加了省社机关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学习,有效提高了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行“一岗双责”的能力。4月份,校党委应邀参加由共建单位——国光社区党委主办的2017年度福州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协调推进会,为加强辖区单位之间的交流互动、资源共享及社区居民群众多做实事、做好事,发挥出学校特有的教育优势。

3)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工作预审制度和发展程序,确保发展党员质量,选送2名发展对象参加省直机关党校培训班学习,2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业余党校《党章》学习班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共有65名学员结业。严格按照党费收缴有关规定,根据党员个人收入变化及时调整党费收缴基数,规范党费收缴标准。

4)清明节期间,校党委组织40名党员及学生代表与省供销社机关、省农资公司的党团员干部及职工代表一同前往福州文林山烈士陵园开展主题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清明节祭扫活动,《党章》学习班也组织全体学员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师生爱党爱国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3.6.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提升从严治党能力

本学年,校党委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根据中央办公厅《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精神,巩固“真学实做”成果,做到“学”不松、“做”不懈。今年3月份,为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和服务意识,校党委组织全体党员赴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市溪镇赤溪村开展“弘扬滴水穿石精神,推动学校新的发展”主题党日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习借鉴赤溪村扶贫开发攻坚精神,立足岗位做贡献。4月份,校纪委制定了《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分工》,逐级签订2017年度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部门。针对2016年省社巡视反馈的问题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上查摆的问题,制定整改台账,逐步落实到位。效能督查领导小组及时将教职工岗位履职和教学工作的专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反馈,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取得一定成效。

3.6.4.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学校党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原则,结合重要节庆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精心打造富有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长期开展“道德讲堂”、“标兵示范岗”、“巾帼文明岗”、“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创建活动内涵。大力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推进校园网、学校微博、官方QQ群、教师微信群等网络文明传播阵地建设,广泛传播正能量。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拓展社区共建活动,不断强化关心下一代工作,充分履行社会责任,不断培养全体教职工的高尚道德情操,努力提高全校学生的文明素质,进一步形成了更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为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结合省现代性示范校建设要求,积极稳步推进校企合作。聘请企业技师专家到校为学生上课。引进顺丰、和谐速递等快递公司业务,开办校园驿站。与拓维、银雁等公司专家一起探讨制定教学标准。与中盈创信公司、福州美医营销策划公司携手组建计算机与数码技术、市场营销两个学徒班。与福州拓维科技公司、福建星网锐捷公司、福州居联装饰有限公司等企业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事宜。

4.2 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对学生实习很重视,各教研室都将实习列入教学计划并加以实施,邀请福州大饭店、福建金海岸房地产中介公司、福建星网锐捷公司、福州居联装饰有限公司、福建熹茗公司等五十多家企业到校开展实习生专场宣讲与招聘,为学生提供800多个实习岗位,促进学生实习岗位的落实,15级学生均参加了顶岗实习。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

作为福建省商贸职教集团、福建省旅游职教集团、福建省建筑建材职教集团、福建省交通物流职教集团、福建省闽台校企合作职教联盟等五个职教集团的成员,我校一年来继续加强与集团成员的联系,将学生派往集团内的福州星网锐捷公司、福州大饭店等企业开展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取得一定成效。深化中职教育改革,稳步推进校企合作。聘请企业技师专家到校为学生上课。引进顺丰、圆通等快递公司业务,开办校园驿站。与拓维、银雁等公司专家一起探讨制定教学标准。与中盈创信公司、福建银雁金融服务外包公司携手组建计算机与数码技术、金融配套外包服务两个学徒班。与福州拓维科技公司、福建星网锐捷公司、福州麦当劳餐厅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进一步商讨校企合作事宜。与福州拓维科技公司联合举办营业税改增值税培训班,到校培训学员200多人。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技能培养,认真贯彻执行“双证书”制度,将技能鉴定考证与课程教学对接,与企业岗位标准对接,推动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改革试点,改革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双证书”取证率。根据《福建经济学校技能培养管理办法》,通过组织兴趣小组、专业技术节、文化艺术节及参加各类技能竞赛等,让在校每位学生都能有技能参赛的经历,也展示他们学习技能的成果,激发他们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职教特色。一年来,我校开展了专业技术节、校园文化艺术节、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每次活动均成立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教研室主任、班主任任组员,加强对活动的领导。2017年,我校技能大赛成绩斐然,荣获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总分一等奖,在省赛中,有8人次获得一等奖,20人次获得二等奖,2人次获得三等奖,3人次获得优秀奖。国赛上,1人获得一等奖,5人获得二等奖,8人获得三等奖。

5.2社会服务

5.2.1培训服务

2016年秋季学期以来,学校继续实施“职教下乡进村,助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服务三农”项目。加强2016年春季入学的138名学员的职业资格培训、考证工作以及实习实训指导工作,帮助学员们顺利完成学业,按期为学员们申请毕业,归集学员学籍档案资料,给学员们发放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毕业证书及个人学籍档案;按计划完成2016年秋季入学的131名学员的各项教学、学籍、毕业管理等工作,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帮助学员们顺利完成学业;按规定完成2017年秋季学期新招收210名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学员的录取资格审核、学籍申请及录取花名册编制核验等工作并及时制定工作计划,开展相应的教学服务和学籍管理等工作。

因教授对象的特殊性,为满足学员的个性化需求,学校经过反复调研、总结经验后,大胆打破学历教育传统的“走读、集中授课”的方式,转而采取“走教,分散+集中”的教学方式:教学的场所不再是教室或会议室,而变为养殖场、田间地头等。同时,学校积极架构、建设“空中课堂”,搭建远程教学平台,丰富网络教学课程资源,预计本年度将对涉农专业学员开放,届时学员将享受到更全面、更丰富的教学服务。多措并举既解决了学员为了参加学习活动来回奔波的路途风险和时间问题,又能更好地满足学员的个性化需求,教学效果和社会效应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5.2.2技术服务

在社会服务方面,由学校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牵头,负责面向社会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制定了《福建经济学校关于加强职业培训工作的制度》,依托学校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及全国供销总社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点,为进一步发挥我校的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师资、设备、场地等),为我省的供销社系统企业及社会中小微企业培训员工,加强与企业深度合作,更好地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出我校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改革发展示范校应有的贡献。

在总结几年来为有关企业培训营销业务人员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加大与企业的密切合作,进一步拓展培训业务,为企业量身定做培训员工,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实现校企双赢。每次培训均由学校与企业充分沟通,根据企业岗位需要及用工实际情况,认真研讨培训内容,定期不定期地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职工岗前培训、转岗培训、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适应企业提高职工技术技能水平的需要。结合学校近几年开展的面向企业、农村开办的非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涉农专业),根据教学进度,制定培训鉴定计划,安排学校富有培训经验的教师或农业部门专家、其它行业专家主动下企业、下基层,对相关涉农专业教学点巡回进行培训,帮助教学点开展农产品经纪人、茶艺师、营销员等技能鉴定工作,促进企业职工执证上岗,提高企业职工整体素质,保证生产安全、产品质量。一年来,学校共为学生及企业员工培训或鉴定人数达3500人以上。

5.2.3文化传承

为了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引领全校师生诵读经典诗词,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人文精神熏陶,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我校团委联合语文教研室于每天早上7:40-8:00在校电台播放经典诗文诵读的录音,并在每个学年的第二个学期举办“中华经典诗文大赛”、“班班诵读会”、书法大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自从活动开展以来,学校随处可听到从教室传来的朗朗读书声,字字有力、声声入耳。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本学期举办珠心算兴趣小组,传承珠算文化。艺术教研室和音乐舞蹈教研室也聘请校外剪纸文化传承人到校举办2次民间剪纸艺术讲座,校团委也成立了树叶吹奏兴趣小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帮助学生成为一名有文化、有涵养的高素质人才。

5.3对口支援

学校通过联合办学、送教上门等方式对口帮扶省内外薄弱学校。与西藏林芝职业技术学校、寿宁职业中专学校、武平职业中专学校结对子,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有力推动薄弱校的发展。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中央及省财政加大对学校政策和经费支持,调整教育支出结构,确保职业教育经费支出与教育支出同步增长。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保障自然增长机制,2017年省财政按年初批复预算按时足额拨付在职教职工工资等人员经费3675.77万元的基础上,根据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需要,依据闽财教〔2015〕80号文件精神,按在校学生数拨付生均公用经费1836.10万元,另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学校还收到中央及地方各项专项经费约908.02万元,主要包括:1、中央财政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专项经费251万元;2、省级财政核拨用于施埔校区食堂及附属楼重建专项资金582万元;3、省级财政职业教育专项经费31万元;4、省教育厅核拨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专项经费18.20万元;5、省教育厅核拨中职国家助学金专项经费25.82万元。落实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比例不低于30%、政府统筹职工工资总额1.5%用于职业教育等政策。

6.2政策措施

整合现有学校各种资源,建立校长负责制,校长为学校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学校管理工作,校长人选由上级主管部门遴选、考核确定。探索多元化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制定学校章程,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依法自主办学,民主管理,积极探索体制创新,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多元参与、办学形式多样的学校新体制,形成决策、执行和监督三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落实办学自主权。

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全面落实教师编制,依据省委编办核定的教师编制推行全员聘任制管理,教师在职称晋升、工资福利等方面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

在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方面,学校首先强化队伍建设,通过抓实党委班子与支部队伍建设,开展党员先锋岗、让党性在岗位上闪光等系列活动,率先垂范,充分发挥领导干部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长效运行机制,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开展“尊重教师个性、关注教师心灵、激活教师潜能”实践活动,立足教师职业特点,着眼师生未来发展,全面关心教师的精神追求与发展愿景,形成 “三年成型、五年成骨干”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施以德管理,培养一支有灵魂的教师队伍,坚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队伍建设思想,扎实开展师德师风与职业道德建设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职业素养。同时对教师实施强能管理,成就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学校制定并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与教师自主研修发展计划,落实教师成长档案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双提升。

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实现德育工作规范性、科学化。加强德育(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育德素养和育人水平。加强班级建设管理,提升班级德育管理水平。以 “三个倡导”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德育的灵魂与主线,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深化“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 的立体化育人体系,实施德育量化考核,推行班主任管理的“三基”理念,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模式,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教学大纲,规范教学流程管理,建立三级听评课与查询课制度,实施校务值日与效能督查管理办法,确保课堂效率。建立专业(学科)带头人制度,深化课程改革与教育教学研究,形成“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实现教学与岗位的自然衔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7.特色创新

案例

学校将创业人才的培养放在职教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位置,形成各专业独具特色工学结合的“2S”[“技能(skill)+素养(stuff)”]人才培养模式,用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促成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多元举措,指导学生兴办校园“公司”,实现学生自主创业的梦想。

案例2:打造集“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于一身的职校“优师”团队

学校制定了《“133”教师成长方案》,提出“一年成型,三年成才,五年成骨干”的成长目标,引导教师提高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成长为本学科教学中的优秀“运动员”;给教师“压担子”,锻造高超的施教能力,历练为一名教学教法出色的“教练员”;提升自身学科理论修养,及时总结评价反思自身的教学教研成果,晋级为一名优秀的学科“裁判员”。学校倾全力,从制度、管理、激励机制方面给予保障。学校已形成一支集“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于一身的“优师”团队。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校取得了以上一些成绩,是全校教职员工爱岗敬业、努力工作的结果。但是,学校在管理方面、学生教育方面、教学质量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为:

8.1.1“流生”现象依然较为严重

因多种因素,“流生”现象依然较为严重,虽相关部门及班主任采取了相应措施,使该现象有所缓解,但基于这些学生思想、家庭等诸多方面的复杂原因,未能找到根本有效的解决办法。

8.1.2师资结构不够合理

有些教研室教师任课量仍存在不均衡现象;有些教研室职称比例失调严重,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结合不紧密,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与素养也亟待提高,“以老带新”水平有待提高。

8.1.3招生形势愈发严峻

福建省内各地的地方保护政策措施更加严格完善,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出县就读优质中职校;招生行为和招生秩序乱象化更加严重,极大地损害了中职学校的教育形象。

8.1.4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

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长效机制还需不够完善。

8.2整改方案、思路及措施

对照上述存在的问题,学校下阶段的工作思路及措施如下:

8.2.1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管理部门要针对目前学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阶段性的教育培养目标,加大教育力度,切实改变校风学风。重视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要针对校园内出现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心理教育研讨,有针对性做专题讲座,解决学生在人际交友、个人情感、学业等方面的困惑。

8.2.2建设好的教师队伍。

继续完善“以老带新”机制,继续通过各项机制的实施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规范青年教师教学行为,使得“江山代有才人出”,不断层的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

8.2.3打好招生攻防战,在稳定的情况下尽力争取招生进展。

调整招生专业结构,以就业促学业,出口畅则招生旺,使学生招生工作有新的增长点。选派有责任心的老师担任各县招生小组长,发动在校生构建本县市明年的招生队伍人员。继续完善全员招生,全体参与,全校动员,全面拓展,全面出击的招生方法;及早动手部署准备明年的五年专联办事宜、三年专专业设置和招生宣传资料设计制作。

8.2.4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建立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