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下午,由省文旅厅直属单位团委、福建经济学校团委和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以廉启新扬正气 文化传承润青心”青年践学主题活动暨校园读书节在福建经济学校顺利举办。由福建省图书馆、福建博物院、福建省美术馆、福建民俗博物馆等直属单位组成的省级“青年文明号”志愿服务队,为同学们带来文化体验、非遗展示、数字阅读、红色宣讲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省文旅厅团委副书记、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组织统战部部长张灵健和我校副校长林惠、部分中层干部以及两家单位青年干部齐聚一堂,与师生共同参与“行走中的思政课”,在互动交流中深化对廉洁文化与红色基因的传承理解,为活动增添了思想深度与实践温度。
省博物院精心策划的"跟着诗词游福建"历史文化主题展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展览采用"诗词+文物"的展陈形式,数十幅图文并茂的展板系统梳理了福建九地市的代表性历史建筑、珍贵文物和地域文化符号。通过以古诗词为文学脉络的呈现方式,带领观众从新的视角认识八闽大地的文化底蕴,通过"诗文互证"的独特视角激发了青少年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与热爱之情,实现了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展陈形式的有机融合。
非遗体验三部曲——传拓古籍纹样、活字排版印刷、印制生肖蛇年版画,这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传承实践活动,让师生们沉浸式体验了非遗传播路径。青年学子亲手印制的"福"字版画与生肖蛇纹文创,既是承载文化记忆的实体教材,也为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提供了生动范式。当千年技艺遇见青春创意,穿越时空的文化基因正在新一代手中解码重组,守护着文明根脉,也孕育出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创新表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注入可持续发展的青春动能。
报告厅内,暖黄的灯光营造出庄重而温馨的氛围。福建博物院的宣讲员们精神饱满,以生动的语言和充沛的情感,将《苏区的红色电波》《儒雅与壮烈》《执笔出鞘斗顽敌》《开往春天的列车》《穿越时空的感谢》等经典红色故事娓娓道来。这些故事不再是史书里冰冷的文字,而是思政课堂上鲜活的教学案例。故事中既有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坚守信仰的壮烈篇章,也有革命者在艰难困苦中恪守初心的无声奉献。宣讲员们饱含深情的讲述,让在场师生在"行走"的红色课堂里,触摸历史的温度、感悟思想的伟力,实现了从"被动听"到"主动思"、从"理论学"到"情感悟"的升华。这场别开生面的党史课堂,以史实为筋骨、以情感为血脉、以"行走"为特色,既有历史厚度又具情感温度,凸显了行走的思政课堂在打破时空界限、激活历史记忆、铸魂育人中的独特作用。讲座结束后,在场听众仍心潮澎湃,久久无法平静。
学校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工作,为推动作风建设与青年干部成长深度融合,校青年干部积极参与此次校园读书节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实践研讨等丰富的读书系列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全民阅读深度融合,着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进一步促进年轻干部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练就本领。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师生的实际行动,在履职尽责中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务实作风提升工作效能。本次读书节是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的创新实践,营造了“书香满校园”的浓厚氛围,彰显了学校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引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坚定决心。一直以来,我校始终将书香校园建设作为重要任务,通过多种方式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校广播电台的"经典阅读"栏目每天精选优秀文学作品,用声音传递文字的魅力,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感受阅读的乐趣。图书馆不仅是安静自习的场所,还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新书推荐等活动,吸引更多同学走进书籍的世界。晚自习前的经典诵读环节,让同学们在集体朗读中体会文学的力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些举措相互配合,让书香浸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今年,是两单位携手共同在我校第三次举办校园读书节活动。阅读作为传承文明、启迪智慧的关键途径,学校始终将书香校园建设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积极鼓励广大学子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仍能坚守阅读初心、研读经典著作、培育创新思维,激励着每一位师生以阅读为舟楫,在知识的浩瀚海洋中勇敢探索。未来,我校将继续搭建更多优质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以书香涵养文明,以阅读照亮征程,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