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了“低头族”,人们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于是诞生了一种新型心理疾病——“手机依赖症”。“手机依赖症”尤其在校学生、青睐青年白领女性和业务担子重的中年男人三类人,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这是一种信息依赖症。“低头族”在某种程度上是被时代裹挟着、绑架了向前走。如果没有手机或网络,就会容易感觉自己在周围的人群互动中out了。另一方面,这些人群往往因为现实社交圈狭窄,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渠道不足。从传播学角度来看,这属于强迫性心理依赖和强迫性媒介使用行为。一般来说,这种行为主体会对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产生紧张和逃避情绪。而且,他们很难认识到,自己无目的、无意识地虚耗了很多时间。
“手机依赖症”正在慢慢侵蚀我们正常的生活作为正在处在花季雨季的我们,心理协会在开学初发出如下倡议,提议我们共享花季生活,拒做低头族,远离手机聚焦课堂,拒做低头族。
“远离手机,聚焦课堂,拒做低头族”倡议书
亲爱的经济学校同学们:
有多少次,你以看时间为借口,不由自主地拿出它?又有多少次,你在课堂上以期待的心情打开手机QQ,焦急的等待着他或她的消息?有多少人,在本应该收获知识的时候,沉迷于手机上网或手机游戏?又有多少人,塞着耳机,听着音乐,在课堂上“与世隔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上课带手机比带书更重要?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感觉很难认真完整地听完课堂上老师们精心准备的一节课?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低头看手机。”手机最初作为一种社交工具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化后,手机在提供快捷便利的同时,也给课堂学习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许多同学利用手机在课堂上开始自己另一门“必修课”,玩许多未完成的游戏,聊未聊尽兴的天、看未看完的小说及视频,不仅影响了同学们的听课效率、听课质量,此起彼伏的震动也干扰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严重破坏了良好的班风与学风,同时也在消耗着我们最美好的年华。为建设良好班风与学风,我们提出如下倡议:
1、让我们在上课时自觉关闭手机,把手机放入手机袋或者收入个人物品柜中,全神贯注听课,把汲取知识的时间还给自己,这既是对老师、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对知识和文明课堂的尊重。
2、上课不以看时间为借口不上交手机,不沉迷于手机上网或手机游戏,养成上课不玩手机、不带手机的好习惯。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好听课笔记,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影响他人的学习,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保证课堂学习质量,做一个热爱学习,严于律己的人。
3、各班班干部、团员等要以身作则,上课不玩手机,自觉上交,并对其他同学做好监督和劝导工作,让我们在课堂上忘掉手机,互相监督、互相影响,还课堂一方净土。
4、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良好习惯,做到以学习为主,娱乐为辅,以理智的态度对待手机。,抽出更多时间和同学老师面对面交流学识、交流感情,并且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抽出更多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做一个团结友爱,健康生活,积极向上的经校学子!
同学们,让手机搁置一旁冷遇它45分钟,专心的投入学习45分钟,你会惊奇发现有限课堂的无限意蕴。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一起“远离手机,聚焦课堂,拒做低头族”吧!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手机依赖症”,一起了解下手机依赖症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先来做个测试,你是不是“手机依赖症”患者呢?
1、你是否总是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带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
2、当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你会不会感到不适应,并下意识地看一下手机是否有未接电话?
3、你会不会总有“我的手机铃声响了”的幻觉,甚至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做自己的手机在响?
4、接听电话时你是不是常觉得耳旁有手机的辐射波环绕?
5、你是否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拿出手机看看?
6、你是否经常害怕手机自动关机?
7、你晚上睡觉也开着手机吗?
8、当手机经常连不上线、收不到讯号时,你会不会产生焦虑和无力感,而且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
9、最近经常有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出现吗?
如果以上问题有一半以上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很可能已经患有“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症”6大危害
危害一:影响睡眠
睡觉前看手机会扰乱正常作息。有研究显示,白天频繁看手机、发短信的人睡眠质量越差。
危害二:健康的定时炸弹
除了对腰椎、视力等有害,澳大利亚癌症兼神经外科专家库拉纳研究发现,手机与脑瘤等严重健康状况有关。虽然这一结论还未得到充分证实,但研究肯定了手机对健康的危害。
危害三:容易忽略疲劳感
人们在玩手机时忽略了身体的疲劳感,事实上,长时间低头会导致脊椎压迫,颈脖、头部和肩膀疼痛。英国一家知名医疗保健供应商调查发现,86%的14~24岁的年轻人在过去1年里,因为玩手机而遭受过颈脖和背部疼痛。
危害四:引发安全事故
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1/3的人走路时会发短信、听音乐、打电话,他们忽略红绿灯的几率比不发信息的人高4倍;八成人开车会打电话或发短信,这一行为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高出4倍。
危害五:削弱思维能力
美国密歇根大学一项研究分析表明,工作中仅仅发一条短信,都会使失误的次数增加。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研究发现,手机会让人持续处在多任务状态中,长此以往会出现注意力障碍等问题,影响孩子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
危害六:社交受到严重影响
我们慢慢淡忘了从前的欢聚时光、游戏互动、聊天畅想,人际交流变成了“人机交流”,冷落了父母、孩子和爱人,自己也显得更孤独。因此,别让手机成为“第三者”,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最好放下手机。
怎样摆脱“手机依赖症”?
社会交往是构成和维系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础。在网络社交中,交往双方不再需要面对面的交流,而是借助各种网络工具,以一种“身体缺席”的方式进行互动。这种“身体缺席”式的沟通互动,正冲击着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础。
那么如何才能使患上“手机依赖症”的青年们回归“现实”世界呢?
1、发呆、独处、幻想甚至无所事事,都可能是思考的良好契机,成为凝结智慧的过程。在闲下来的时候,不如试着给大脑一些“留白”的空间,适当让自己抽离出他人的世界。
2、要懂得克制。这与对酒精、烟的依赖有相似之处,可以靠意志力来改变。
3、多找其他兴趣,转移注意力,最好可以找到一起聊天的小伙伴。
4、学会进行时间管理,把自己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有张有弛。既有忙碌的时段,又要有手机上网的时间。
5、当症状严重时应当寻求心理医生的指导,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情况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