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为骨 师恩作魂》--郑瑞章(82级财会八班)

发布时间:2025-07-14作者:郑瑞章来源:福建经济学校

郑瑞章校友与伉俪

【作者介绍】:郑瑞章,男,汉族,福建福安人,1964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1984年福建供销学校财务会计毕业,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会计师。毕业留校任珠算老师,后调回宁德政府系统工作,从宁德市纪委一级调研员任上退休,现定居福州。
       岁月如歌,六秩风雨。近日与同窗叙旧,问及我在母校求学两年又留校任教的经历,为何不写点什么?是啊!母校福建供销学校,是我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驿站,那段学习与执教的时光,总在心头萦绕。离校后,我也曾多次重返校园拜望恩师。值此母校六十华诞之际,就撷取几个铭刻于心的片段,以寄情思。

       时光长河奔涌四十三载,我与母校的缘分始于1982年夏末。我背着行囊提前报到,第一个接待我的,是山东汉子隋榕生老师——他,也是我结识的第一位母校师长。隋老师个头不高,却显得壮实有力。他为我安顿妥当,末了拍拍我的肩膀嘱咐:“明早去接新生!”那质朴的笑容与温热的手掌,就此定格为我青春扉页上永不褪色的印记。隋老师负责生管工作,每晚熄灯前的催促,尽显其敬业本色。犹记我们八四届财会八班二十周年聚会,在母校座谈时,隋老师一番寄语如暖流漫过心田。在我后来的留校工作生活中,他更是给予了许多无私的帮助!

福建供销学校82财八班毕业合影

81储三班戴贵煌校友退休时带着心爱的算盘走出单位
       在我们那个年代,算盘是财务会计专业(供校所有专业)学生的基本功。母校对此尤为重视,将珠算列为“一票否决”课程,必须达到规定等级方能毕业。清脆的算珠撞击声,是校园里最深刻的时代烙印,曾伴着多少学子挑灯夜战。晚自习教室里噼啪声不绝于耳,体育老师林永年科长的箴言犹在耳畔:“打算盘要练就一眼收尽数字的本事,如同过目不忘车牌号!”这朴素的教诲点燃了我的痴迷,也凝聚着财会教研组老师们的心血。指尖翻飞间,我练就了一目多行的本领。当同学们在考级场上奋力攀登时,我因已登顶福建省珠协考级之巅,得以在场外从容观之。那被珠算反复淬炼的十个阿拉伯数字,从此在我生命里注入了灵魂。1984年夏,我以优秀毕业生身份留校执起教鞭,将珠算技艺传授给后来的学子。这份炉火纯青的功夫,竟成为日后执掌东侨开发区财政局十年的根基——它赋予我对数据的特殊敏感度,无论何种场合发言,数字总能自然涌出;在市纪委工作时,我能从数据的纵横对比中深挖问题;待到调任宁德财政局,更一举摘得局内珠算竞赛桂冠。

学生取得的珠算等级证书
       从青涩学子到留校任教,供销学校以慈母般的胸怀滋养着我。同宿舍邱锡洪副校长的谆谆教诲,陈旭青老师的循循善诱与一路扶持,饶永年、杨周建等恩师的言传身教……他们共同编织成我生命中最温暖的经纬。1989年初,当我调往宁德财政局,行囊里带走的,不仅是衣物,更有母校深植于心的精神根系。此后岁月,我在宁德供销干校的讲台上,继续传递着供销教育的点点星火。

杨周建老师在上课
       四十三载光阴流转,师生情谊却如陈年佳酿,愈久愈醇。今年荣休定居榕城,对母校的眷念愈发浓烈。校友办赵金斌老师的笑靥依旧温暖如初,与杨周建老师、戴建斌副校长、罗德兴书记的畅谈,更似老友久别重逢。漫步校园,凝望崭新的楼宇,耳畔仿佛又响起当年晚自习那清脆的珠玉之声。这片土地,以珠算为锤,锻造了我感知数字的铮铮铁骨;以师恩为火,熔铸了我待人接物的赤诚精魂。如今,算盘虽渐渐隐入历史的烟云,但母校赋予我的那份专注与深情厚谊,早已化作血脉深处的灯塔,恒久地照亮人生长河的每一程波涛。

左起:戴健斌、罗德兴、郑瑞章、杨周建、赵金斌